中國能源研究會能源政策研究中心發布報告稱,受國際煤價上漲傳導、煤炭行業國家限價令的效果不明顯等多重因素影響,2011年煤炭供需形勢前緊后松,市場價格看漲。
報告判斷,2011年的重點電煤合同實際執行價格將會在2010年的基礎上上調30元/噸左右。如果屆時電價不能得到有效疏導,火電企業的虧損面有可能進一步擴大。
“最近好幾個機構都預測電力企業運營壓力加大,但我覺得從2010年底國家發改委對重點合同煤實行限價令后,至少從表面上看多數合同煤價格不大可能會漲。”3月1日,中商流通生產力促進中心煤炭分析師李廷表示,不能忽視政府限價令的效果,但可以預見,煤炭企業供給電企的煤炭質量估計會有所下降。
煤炭分析師張學認為,由于2010年底限價令的存在,2011年重點合同煤上漲的可能性很小,但也存在隱性通脹的問題。即在政府價格管制之下,表面上煤炭價格不漲,但會導致煤炭供應不足,價格上漲壓力拖后。
“在限價令作用下,煤炭價格上漲空間和時間會拖后,這也會導致煤炭企業積極性不高,給電企的重點合同煤供應不足,煤企有可能會以種種理由減少重點合同煤的供應,而把這些供應投入到價格較高的市場中。”張學說。
“2011年一季度煤炭價格或許將延續高位運行態勢。”李廷分析,持續存在的通脹預期將對包括煤炭在內的大宗商品價格形成支撐。當前的物價上漲是由貨幣流動性充裕、自然災害以及輸入性物價上漲等多種因素導致的。物價上漲使消費者形成了較為強烈的通脹預期,反過來,消費者的通脹預期又會支撐大宗商品價格。
比如,對于煤炭采購方來講,在看到其它商品多數出現不同程度上漲的情況下,也會不自覺地提高自己可接受的采購價格;而對于煤炭銷售方來講,在預期物價會整體繼續上漲的情況下,也不會輕易降低銷售報價,最終促使煤炭價格繼續保持高位運行。
另外,李廷還認為,國際煤價及其它大宗商品價格持續高位運行將對國內煤價形成較強支撐。無論是國際油價、煤價、鐵礦石價格,還是國際市場糧食價格,均處于高位運行態勢,這無疑給國內帶來了較大的輸入性通脹壓力。從國際煤價來看,雖然上漲趨勢已經日漸衰弱,但是,受多種因素影響,短期內下滑趨勢難以形成。預計短期內國際煤價將繼續高位震蕩調整,從而對國內煤價形成較強支撐。
張學則表示,由于2010年的節能減排壓力減小和放松,會使得一些高耗能行業對煤炭需求得以釋放,這也將促進煤炭需求增長,市場供給偏緊。煤炭價格2011年上漲的主要動力是通脹和供給偏緊,另外,在中國煤炭進口量維持高位的情況下,國際煤炭價格上漲也會進一步推高國內煤價。
|